極道相量(六):通訊之鑰

資訊如何藏在無線電波裡?


課程長度

約 1 h 22 m

內容簡介

課程由什麼是「調變」、以及馬克士威爾在 1868年解開的謎團和通訊有什麼關係開始?到底都是哪些人讓無線通訊得以蓬勃發展,這之中的故事到底是什麼?

我們學射頻 (RF) 的人,經常會講「連續波 (CW) 測試」,連續波是什麼意思?為什麼要叫連續波,而不是叫弦波,有什麼典故嗎?隨著故事推展,我們也會看到當代經典的超外差收發機架構是在什麼時期出現的。這其中的種種故事,大概可以說是通訊人、RF 人的科普了吧!

為什麼需要調變?資訊到底是怎麼透過無線電波傳遞出去和接收的?資訊就像魔女宅急便的琪琪,坐在一根掃把上就飛出去了嗎?我們會從這些最基本的問題開始,推演出無線收發機的基本架構到底長成什麼樣子?資訊是如何透過這樣的架構,得以被電磁波載著到處翱翔。

課程的過程,我們會簡單地提到 VCO、鎖相迴路、調制器、解調器、混波器、功率放大器、低雜訊放大器,它們的功用是什麼?其中在功率放大器、低雜訊放大器設計時,大家會關注的事情又有哪些?為有志之士提供基本的學習方向。

我們會看到線性發射機跟線性接收機,其中的「線性」是什麼意思?我們也會看到極座標發射機與極座標接收機,它們和線性架構又有何不同,有何優勢與劣勢?

課程最後,我們會關注在調變訊號的頻譜。什麼是單邊譜、什麼是雙邊譜?什麼是帶通訊號、什麼是等效低通訊號、什麼又是解析訊號?雙邊帶調變 (DSB Modulation) 和單邊帶調變 (SSB Modulation) 又是什麼意思?最後以複數波包收尾,徹底看到相量的威力,到底暫態模擬(通帶模擬)與波包模擬有什麼不同。

本模組可以說是我從相量一直到通訊系統基本觀念的連結之作,或許從未有人想過,從電路學所學到的東西竟然也可以連結到這裡來,真是會扯。這正是我悟出的「道」之所在,希望各位讀者看完,也能會心一笑。

價格

課表

  時變相量與調變 (27m)
可存取
天 在你加入課程之後
  射頻收發機架構的基礎 (30m)
可存取
天 在你加入課程之後
  訊號調制譜和複數波包 (23m)
可存取
天 在你加入課程之後
  旅程到此結束 (2m)
可存取
天 在你加入課程之後